和好生命(從脈絡中看)

陳麗文老師


  「和好生命」就是活出一種和我們信仰的神從相遇、相識、相知、相愛、相惜到相結合的生命。

  佛教和天主教能有機會交談不要說是參與和體驗,就是連想一想都覺得十分美好,因為這是實踐也是體現了「梵二大公會議」最重要的精神:我們應該向其他宗教學習。

  我有很多好朋友是很好的佛教徒,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是「從脈絡中看和好生命」,其實每位基督徒,佛教徒,宗教人他所要追尋的就是一個圓融,圓滿豐富的生命,這個和好意義不僅是我們得罪了一個人,和他重修舊好,一個寬恕性的行為,不斷在過程裡翻新,不斷在過程裡超越,讓我們的生命發光發亮,最終目的是和我們信仰的耶穌基督相知、相遇、相愛、相結合,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天人合一」。

  我們天主教「彌撒」的意義也是如此,若我們沒在生活中去實踐信仰,我們的彌撒也將是非常枯燥的,而在生活中我們又如何和其他人來往、結合?這也是重要的課題。所以很多天主教中的聖事,也是教我們如何去豐富生活中的體驗,活得有力量。所以和好的生命也是一種惜福,一種緣,是善的緣。

前言:故事一則
  我願意分享一個我女兒的經驗,記得她很小時,有一次我帶她去看元宵花燈,她很失望,覺得都沒看到任何關於天主教的花燈,且當她聽到別人在說這個花燈、那個花燈和佛教有關時,她便說我們天主教也有。原本我還很高興,這個孩子那麼小便有教會意識。有一次,我和她坐公車,車上很擠,我們一上車,有位法師便要讓位給她,她就不願意,一直說自己是信天主教的,無論我怎樣說她就不願意坐下。當時我向法師道了歉,並決定好好和她談。下了車後,我便告訴她,信仰是很可貴的,它讓我在人生中有一個安定的力量,享受天主的愛,也經驗別人的愛,也學習愛別人。所以我願意也把它給妳,但現在我看到信仰對妳反而是使妳不能和別人做朋友,去愛別人,若妳不能因為這信仰而去愛別人,我寧願妳沒有信仰反而好。由於我態度嚴肅,讓她印象深刻。從此我看到她對其它宗教的態度都有了改變。

一、從自省中活出不斷往上超越的生命
  我是個搖籃教友,也就是生下來就領洗入教。這樣小心避免讓信仰僵化,凡事習以為常,信仰一不小心成了一灘死水。因此,我在做培育工作時,每次完成之後我都會把資料丟掉,下次我再重新設計,這樣給我自己一個不斷反省和成長的機會。雖然每次對我都是一個挑戰,但卻幫我不斷內化我的信仰。

  信仰對我而言,就是在變化無常的生命中,我找到一個定,一個不變的基礎,和基督的相遇、相合中給我一個不斷肯定、否定,再往上超越的動力。我覺得只有人才有如此寶貴的自省的能力,在我們短暫的生命中一定要努力修行,珍惜當下每一個經驗,否則時間過了,再也沒有自我教育的機會。

  我很多的成長是來自反省我做母親的經驗。為了做個好母親,我只要求自己;一、不要讓孩子哭著睡著,二、不要讓她在驚嚇中醒過來。其實這簡單的兩點,說容易做到卻很難。雖然我常為此跌倒,但我的女兒卻因此看到了一個軟弱母親的成長,她知道我在努力,所以她也會努力。我個人最感動的莫過於看到一個不斷跌倒又不斷爬起來的修道人。耶穌基督也是如此,衪背負十字架而三次跌倒。另外一點就是:〝活出新的生命〞,這就是每個宗教人要努力的目標,讓整個心靈釋放,讓整個人快樂起來。

  梵二大公會議不是說過,無神論也常常是有信仰者造成的,因為他們從一個所謂的「基督徒」身上看到的言行,使他們懷疑神的存在。所以我們要很注意,而且,嚴格的說沒有見證就是反見證。別人所否定的不只是個人,更質疑這樣的信仰有什麼價值,可能沒有信仰比有宗教信仰更好。

  一位神父曾說,清醒就是靈修。也就是清楚你所信仰的是誰,為什麼信?為什麼要有行動。我有很多朋友都是積極福傳的教友,每次我們在一起,都會談到睡眠不足的問題,因為我們總有做不完的事。有很多修道人也坦白承認他們的生活常是在睡眠和祈禱中掙扎。因此要保持清醒,就先要好好的睡著,否則很快的就將自己燃燒光了,也讓別人覺得這樣疲累的生活,使他們不敢去走相同路。另外很重要的就是祈禱,拿德蕾莎姆姆的例子來說,她就是每天都花很長的時間祈禱,和天主有很深的密契經驗,她才能去面對她的病人,以微笑面對每一個垂死的人,因此我們需要有一定的祈禱生活。 

  我曾經幫一位神父寫一本有關原罪的書,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原罪其實就是懶惰,懶得去祈禱,因此也難得和我們的神有更深的相遇,所以每天祈禱該是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而進修更是一輩子的事,否則總有一天我們會失掉自己的信仰。我們不可能什麼都自己去經驗,因此有時我們應該聽聽別人的經驗反省,讓自己不斷地成長,有了這些我們才能追求多元合一共融的生命。

二、追求多元合一的生命
  有一次我經過基督教的中華福音神學院,可能剛剛聚會結束,有一大群人正走出來,雖然我一個也不認識,但卻覺得很面熟。之後我才發現原來這些基督教的弟兄姐妹很像我們教會的人,我們的言談舉止好像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我多麼渴望我們的教會有客家族群用他們的山歌來敬拜我們的神,或任何一個族群用他們的語言,用他們的方式來朝拜我們的神,那麼我們對信仰的體驗一定會更深。因為神是多元的、奇妙的,所以我們要用不同的方式、角度去認識衪。而這也正是宗教交談的意義和目的。

三、成為世間和好生命的標記與酵母
  我也想到舊約的巴貝耳塔,其實我們不需要為了擁有一個共同的語言而有行動,因為愛已經是我們共同的語言了,我們也不怕和其他的宗教人交談,因為一個人對自己的信仰越深,越能和別人交談,並更認識自己的信仰。

  假如我們都這樣做,我們才能變成世間和好生命的標記,讓每個人在我們的生命上體會到神的臨在。無論你走到哪裡,都成為別人的朋友,成為世間的酵母,改善世間的仇恨、紛爭,治癒這有病的社會,讓迫害者和被迫害者共同悔改,因此,我們也不要忘了從社會的結構面去改革,做更新的工作。若很多宗教人參與社會的革新,我們的社會一定會比以前的社會好的多。

四、結語
  我很喜歡一位法師日據時代的佛門英雄人物「證峰法師」的一句話:「願同弱小鬥強權」,使我有很深的體會。是的,信仰要我們幫助受迫害的人得到正義的照顧,只有這樣,社會才能更合諧。像韓國的教會,就是為弱小可憐者發出公道的聲音,使可憐的老百姓知道,這教會是他們的。信仰是他們的依靠,所以他們的教友多,聖召也多,這是值得我們本地教會反省的地方。

  讓我們的信仰真的成為一個行動,讓所有的宗教人經過交談、了解然後一起合作,共同為改善社會的現況而努力。重建社會新的價值觀,使我們的社會更符合基督福音的精神,人間的天堂。

目 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