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與家庭

狄 剛


  聯合國將今年定為「國際家庭年」,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非常重視這件事情,在去年於羅馬和十二對家庭見面,討論這與人類社會未來發展有密切關係的大事-家庭倫理的重建、家庭信仰的培育。宗教界舉行「家庭年」的活動絕不只是應景與交差式地在一個國際性運動中湊一次熱鬧,而是希望藉著它提醒全民關注家庭,重視家庭倫理重建和加強家庭化育功能,而共同努力去實現幸福人生,進而締造世界和平的契機。

  大家都知道,人生不是抽象懸空的事件,是人具體在人間大地上進行活命的過程。人不容只孤獨地去從事個人的發展,而應當在團體中進行。人一出母胎就生活在一個團體裡,這個團體就是「家庭」。家庭是天性組成的團體。人一生都擺脫不掉家庭。過去有人曾很俏皮但也相當實際地描述了一個事實,個人一生與家庭的關係是:「少年想逃家,青年想成家,中年想離家,老年想回家」。現在社會急劇改變,不僅大家庭變為小家庭,甚至家庭作為一種社會制度及天性生活方式,也由於人對男女性別、婚姻關係的看法有了徹底的改變,使家庭這個單位團體遭到了空前的解體危機。台灣地區離婚率目前已升為亞洲第一,試婚、不婚生子、甚至同性同居等已成了普世現象,而歐洲共同體議會居然通過了同性婚姻「合法」、同性配偶有認養「子女」的權利,事實上已經把家庭制度解體的危機推向了最高點。

  在這現象背後的種種問題,絕不是生理、心理、社會、經濟、政治、教育、文化單獨可以解決,它更是宗教信仰的問題。因為,無論我們承認或不承認,願意或不願意,人是一個宗教性的存在體,人不能沒有宗教;因為沒有宗教信仰也是一種「宗教」,人不可能成為宗教的真空。

  因此,我們要提倡國際家庭年,不僅是聯合國它也是天主教教宗努力推動的事情。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還在今年二月二日,史無前例地,發表了一封「致家庭書」。他呼籲全人類都要積極熱烈參與這一個「回歸人類生活大根大本」的運動。

  教宗在他長達一百頁的信中,引證聖經,指出天主照自己的本性造人,造了一男一女,使他們在婚姻中結合,生育子女,創制了家庭生活方式:令人類生育繁殖,而且充滿大地,治理大地,是使人類發展成為一個天主子民的大家庭。所以,家庭不僅淵源來自天主,家庭生活的典範也是天主自己,因為天主教信仰的天主是天父生聖子,父子共發聖神(聖靈)的三位一體的天主。三位彼此相愛:無條件、無保留、非功利、平等互惠、完全而徹底、永恆而不渝。

  教宗也指出,天父實施救世計劃時,讓天主聖子藉著聖母瑪利亞成為人-即耶穌基督,而進入人類歷史中,耶穌在人間三十三年,祂卻在納匝肋的聖家生活了三十年長久歲月,把夫婦、親子、骨肉的關係予以聖化,賦予了婚姻與家庭無比的神聖、偉大及重要性。離世之前,建立了教會,使人類任何一個成員都能進入教會-天主所要的人類大家庭。聖經所載基督所顯第一靈蹟是在加納一個婚宴上變水為酒,使我們能透視天主對強調婚姻的神聖性及婚姻為家庭基礎的用心。

  教宗在今年四旬期-慶祝耶穌復活的預備期-文告中,進一步指出信徒愛家、普度家庭生活的實際作法:在自己家庭中,所有成員都要努力,使家庭成為一所培育愛心的「愛心學校」。在家庭內,要認真度信仰生活,大家要在基督的聖愛內結合,大家不僅是骨肉手足,還是天主的子女,基督的兄弟姊妹。如此夫婦相親相愛,二人成為一體,終生牽手不離;親子之間,互相體貼關懷,以基督與天父間相愛為模範;兄弟姊妹之間,互為肢體,要慷慨給予,要真摯分享,以取悅雙親,取悅天父;家庭所有成員一齊努力,建立在血緣與信仰上的「生命和愛的共融體」,從家庭做起,創造「愛的文明」、「愛的文化」。

  只有經驗過「被愛」的人才能夠去愛人。捨家庭而他求,我們能到哪裡找到一所真正能培育愛心的學校呢?

  靠信仰的幫助,人能有愛心,有愛心必定愛人、愛家,那麼家庭中便會有戒掉三十年煙癮的父親,便會有放棄優厚待遇工作專職理家的母親,犧牲自己讀書機會,成全弟弟妹妹的兄姊;各種由愛心製造的奇蹟便不但可能,而且會屢見不鮮。

  真愛人愛家,必定也愛自己家以外的人和家,愛所有的人,所有的家庭,他們的愛心一定會普及光被到地球村的每個角落。最近我們在台灣天主教學校及幼稚園的學生們為盧安達小朋友們的生活在短短幾天內捐到一筆相當可觀的款項,便是由愛家人到愛他人的最好例證。

  相對的,目前彌漫全球的各種災禍,臨到各式各樣、各種年齡的人身上,從未出生的胎兒到風燭殘年的老者,遭遺棄、為毒品、酒精、色情、賭博、暴力、仇恨、戰爭所傷害的兒童、青少年、中年,到先天或後天的殘障... 等種種問題,也都只有靠真有愛心,肯愛家的人才能夠解決;而這當中一定還有人力不能解決,必須以信仰去面對的問題。而這信仰的表徵便在於建立屬於基督的愛心學校了。

  家庭之所以應當成為「愛心學校」,因為「愛」不是理論的事,愛是虛心的努力,真誠的實踐,無私無我的奉獻,有時還須要犧牲自我,沒有宗教信仰培育的良知與敏感,沒有聖賢光輝典範的感召,尤其天主聖子耶穌基督的召喚與吸引,所謂的愛心與奉獻將很可能成為「做秀」、「偽善」、「假利人真肥己」的人性墮落。

  我們也可以大膽地說:社會上任何一種「學校」或「教育」,都無法代替「家庭」和家庭中的「人格陶育」。

  男女在婚姻中結合是人性的發展與文明的肇始。生育子女是參與天主創造生命的神聖工程。生養教育子女是受天主之託,為天主的子女服務。家庭是源自天主,立基於人性為天主所要的人的生活方式。社會興衰、禍福的「根」與社會進步的「力量」在「家庭」。

  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無論為個人或是為人類社會,「家庭」都是生死攸關的問題。

  讓我們接受上天的訊息,面對家庭當前嚴重的解體危機,充滿信心和希望,勇敢地,使我們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家庭中培養愛心,讓這愛心去造福家庭,不僅造福自己的家庭,也造福社會、國家、民族大家庭,造福普世人類的大家庭!
願天主福佑大家!

一九九四年八月四日

目 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