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 討 新 時 代 宗 教 修 養

  [ 本報訊 ]香港六宗教領袖座談會十一月廿七日舉行講座,藉不同宗教的角度探討新時代的宗教修養,喚醒世人修養重要之處。

  「新時代的宗教修養」座談會於北角聖猶達堂舉行,本港六宗教均成員主講,現場約有一百名不同宗教信徒出席。

  香港道教聯合會代表陸毅道長,提出以道德來重建人間樂土,認為人的靈性修養,不應隨時代演變而泯滅天性,埋沒良心,忘記五倫、忠孝等道德價值。「人際之間,只有用道德,用忠孝仁義來維持和建設彼此的關係,才能共處在美好的人間樂土。」

  中華回教博愛社教長楊興文淺談伊斯蘭的道德觀,解釋宗教修養在現代社會的重要性。他認為社會大眾文化,正全面衝擊現代人的心靈信仰,而「信仰」在伊斯蘭的語境,是指「一套完整的生活方式」。

  他回應近年媒體對伊斯蘭教國家作負面報導,如恐怖分子、虐待婦女等,並非伊斯蘭的傳統。「伊斯蘭被誤解,其一是源至穆斯林(回教徒)社會的陋習,給教外人錯誤的形象,歪曲了伊斯蘭的文明。」他認為道德修養是生活各領域的重要基礎,助人遠離今日蒙昧時期的價值觀。

  香港佛教聯合會常務董事兼副總務主任妙光法師表示有六宗教的存在,是香港的福氣。「每個宗教都宣揚愛,各有功能照顧社會的不同層面。」他又講解修行時應有的態度,以及肯定禪修能從內在徹底把人轉化,教人修持一顆清淨純良的心。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靈修導師譚沛泉博士指出,要活出耶穌的生活,就是關懷扶助貧病弱者,看破權位的腐敗、富貴的虛幻,擺脫律法主義的枷鎖,放棄偽善的宗教外表,說耶穌所說的話。

  孔教學院副院長倫熾標博士認為,高度發展的香港欠缺內涵,沒有因生活豐盛而有所提升,使人容易迷惘,不清楚生命的意義。他指每個宗教各有經典,在虔誠的信仰引導下,人才能實踐淨化心靈的修養。他亦提出社會上當權的人應在適當時候退下來,讓新一代有發展的機會。

  教區宗教聯絡委員會委員譚錦榮神父分享《聖人靈修》,說明教會對聖人的敬禮,是信徒的應當模範。透過祈禱及對聖人的學習可產生「聖人靈修」,與聖人一同投奔天父恩寵的懷抱。「我們認識聖人的行實,並不如同看一本偉人傳記一樣的態度……應以開放的心去體會天主在聖人身上的偉大工程,以愛德回應天主的邀請。」(莫)

< 本資訊轉載自2004年12月12日香港《 公教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