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達誠

  一九九二年在輔大成立的宗教學系迄今已有十年,值得大家慶祝一番。筆者應邀寫此短文,為給該系之創立及成長留下點滴記錄,對繼往開來,或有需要。

  一九六七年,耶穌會中華省把旅居菲律賓碧瑤的神學院(Bellarmine College,原址在上海)遷至台灣,成為輔仁大學的附屬神學院。當時的耶穌會會長與輔大校長于斌簽約時已有共識,即有朝一日輔大開設宗教學系,將由耶穌會負責主辦。故一九九一年,政府批准輔大設立全國第一個宗教學系時,輔大當局就將創系的工作交給了耶穌會。而當時耶穌會在輔大負責的單位是法管學院,因此這個新設的宗教學系就納入了法學院。此舉常引起人們的疑問:為何宗教學系不在文學院設立,而在法學院。這個安排來自歷史,而非原則。不過法學院中有社會系和社工系,三者的精神與研究內容有類似之處,故並存於一院,並不離譜。

  一九九一年教育部批准第一所宗教學系後,附屬輔大的神學院就開始作業。首先成立籌備小組。由於四年前(一九八八年)輔大已成立宗教研究所,所址就在神學院內。故籌備工作不是從零開始。籌備委員基本上是同樣的人員,都是神學院的老師。他們已有前四年的經驗,對師資及課程可謂胸有成竹、駕輕就熟,乃接步部就班地建構新的藍圖。該籌備小組由胡國禎神父任召集人。教育部在批准輔大成立宗教學系時規定了二個條件,其一是該系不為培育神職人員,其二是課程不應只教授一個宗教,應教授各大宗教。籌備小組討論後,決定在系內成立道教、佛教和基督宗教三個組。課程方面有五條上升的拋物線,即宗教學,東西方的哲學和東西方宗教。此五線往上匯合在「宗教交談」的焦點上。可見輔大宗教學系的特色比較宗教和宗教對話。這個特色亦延昇到碩士班和明年(二○○三)開始招生的博士班。由於胡神父對於宗教系之創立付出心血最多,因此李豐懋教授習慣稱他為「輔大宗教學系的系父」。在籌備過程中,胡神父多次與恆清法師及上述李教授商議。

  一九九二年五月耶穌會會長聘請在政大哲學系任教的陸達誠神父來輔大擔任本系主任。陸神父於八月初遷入輔大,與助教簡鴻模開始行政作業,包括老師的聘定及迎接第一屆新生。八月中旬收到聯考錄取名單後,主任給每位新生一封賀信,歡迎他們進入輔大宗教系,並告訴他們自己即將往訪各市的計劃。趕在男生去成功嶺之前,主任與助教駕車南下,到新竹、台中、台南、高雄、台北與第一屆學生會師。此舉以後每年暑假重覆,一直到創系主任任期結束為止。從第二年起,各地的學長姐也共襄盛舉,氣氛更為熱絡。

  第一年只有一位專任老師,即主任,他就兼任導師。其他約十位老師,均是兼任。由於老師們都愛護這個新系,也徹底投入。故第一次迎新營(淡水聖本篤)舉行時,十多位老師全部出席,氣氛達到最高潮。

  以後,這些兼任老師逐年轉聘為專任。等陳德光、陳敏齡和莊宏誼等老師學成歸國,老師陣營穩定下來。一九九六年第一屆畢業,整個系稍有規模,當日籌備會設計的藍圖,至此全部實踐。此時系所也已整合,由陸神父擔任所長。

  一九九八年八月陸神父任期屆滿,由陳德光老師接主任職務。陳主任當主任迄今已四年,他的領導才華,有口皆碑、有目共睹。稍舉數例吧!譬如:出版宗教學叢書及「輔仁宗教研究」、每年舉辦宗教學研討會、開設在職進修碩士班、建立宗教文物展覽館、籌設宗教之旅並親自帶團去西藏、成立國內第一個宗教學博士班等。當然系的發展是本系老師們共策共力的結果,但領導人功不可沒。本系成立以來,不同信仰的師生都能平安相處,保持友愛的氣氛。這是大家在系內實習了宗教對話,在真理與愛的精神下互動。

  輔大建立宗教學系十年雖不能說有大成就,不過由過去的經驗預測未來,我們相信這個很有光明的前途,一定會愈來愈好。大概冥冥中上天不斷地在祝福和引導我們吧!

           刊載於2002年11月16日《教友生活周刊》


目 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