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慶導

  臺灣天主教會的主教、神父、修女、修士人數不少,但教友不到三十萬(還是2000年的統計數字)。日前一位在一家天主教大學做牧民工作的姐妹感嘆地說:「大學裡有二十多個負責天主教牧民工作的人,但去年整間大學領洗的學生只有二位。相反,佛教慈濟團體在天主教大學校園內卻持續發展,不少學生被吸引去參加他們的活動。」聽來心裡真是難過。天主聖子辛辛苦苦降生救贖人類二千年了,有如此美好高尚教義的天主教在臺灣卻好像沒有什麼生機。不知主耶穌有何感想?聖保祿宗徒有何感想?

  說臺灣的民間宗教、佛教影響力大,我想不是教會福傳事業停滯不前的主要原因。保祿宗徒和初期教會傳教時,周圍也不是被各種各樣的宗教包圍著嗎?我以為臺灣教會近十多年教友人數的停滯、甚至下降,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們沒有充分地以作天主教徒為榮,以自己的信仰而自豪,以自己的教會(不單指臺灣的教會,更指基督創立的教會)而驕傲。相反,我們對別的,新的東西都興趣很大。換句話說,我們沒有充分強調耶穌基督的獨特性(神性),有意無意地附和宗教多元社會裡的一般「民意」:「耶穌不過是眾多宗教創始人之一,所有宗教都是一樣的...」。正因為我們有意無意地對這些錯誤的看法認同(表示我們心胸很「寬闊」、很有「包容」精神),故有意無意地少提甚至不提降生成人的耶穌,這樣我們如何能期望拓展基督的神國?如果保祿宗徒也這樣,不堅持宣講被釘十字架而又復活的耶穌基督,固然可避免人家的迫害,但他也不要冀望外邦人接受基督。錯誤的認知真是會產生錯誤的行為。

  宗教交談是一個值得檢討的重要問題。當我們都熱衷於宗教交談的同時,也應小心因對宗教交談的真正意義認識不足而帶來的危險。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的《教會對非基督宗教態度宣言》這樣論說宗教交談和傳揚基督:「天主公教絕不摒棄這些(非基督)宗教裡的真的、聖的因素,... 並懷著誠懇的敬意,考慮他們的做事與生活方式,以及他們的規誡與教理。... 天主公教在傳揚,而且必須不斷地傳揚基督,祂是『道路、真理與生命』(若十四6),因此,教會勸告其子女們,應以明智與愛德,同其他宗教的信徒交談與合作,為基督徒的信仰與生活作見證。」

  宗教交談有討論不同信理問題的交談;也有共同為社會的和平正義合作努力的交談。我們要盡力地為後者而與別的宗教合作,但在前者方面,我們絕對要堅持神而為人的基督的獨特性。若為了宗教交談的理由而放棄基督的獨特性,或對這獨特性保持緘默,都是違反真理的行為,都是對不起創造我們的天父,對不起救贖我們的基督的行為,也因此使教會的福傳事業產生嚴重的壞效果。

  在梵二的《教會傳教工作法令》中,我們談到:「雖然天主有其獨自知道的方法,能引導那些非因自己的過失而不認識基督的人,得到為悅樂天主無可或缺的信德(希十一6),可是宣傳福音仍是教會不可推卸的責任(格前九16),也是神聖的權利。」

  梵二之後十年,教宗保祿六世在他的《在新世界中傳福音》,重申梵二對非基督宗教的立場。教會要宣揚福音,是因為所有人類都有不可被剝奪的、去接觸天主真理的權利:「教會尊敬及重視這些不信仰基督的宗教,....我們願指出,特別是在今天,並不因尊重及重視這些宗教,或是從而所產生的問題的複雜性,而使得教會不向非基督宗教宣傳耶穌基督。相反地,教會堅持,這些人有權利曉得基督奧蹟的豐富,在這些豐富中,我們相信,整個人類能充分找到關於天主、人、他的命運、生活、死亡及真理方面所尋求的一切。... 換言之,我們的宗教有效地與天主建立起真正的及生活的關係,而其他宗教則無能為力,雖則他們也向天伸出雙手。因此,教會保持著傳教精神的活力,甚而願在目前予以加強。幾時她未盡到自己全部力量宣傳救主耶穌的福音,幾時她不能休息。」

  現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1990在他的《救主的使命》通諭中,重申梵二和他之前的教宗們的立場:除非經由基督,沒有人能達到天父。他根據保祿宗徒在格前八5 - 6的教會傳統說:「一個天主和一個主在與普通接受的多『神』和多『主』的對比下被確定。保祿反對當時宗教環境的多神論,並強調基督信徒信仰的特徵:信仰唯一天主,及由天主派遣的唯一主 ...」,「基督的唯一而普世的中保性,絕對不是朝向天主旅途上的障礙,而是由天主自己建立的道路。」

  基督信徒的信仰是天主白白的恩賜。無疑的,基督信徒的確曾對別的宗教有過惡意的排擠不容。正因為基督信徒像在任何其他的人一樣,在末日要接受審判,所以基督信徒也應悔改。但另一方面,真理也不應因為錯誤的謙虛而被淡化。人也許自覺不配得到禮物,但也不應因為錯誤的謙虛而貶低禮物的價值,以至貶低了送我們禮物的人。不論我們基督信徒是多麼的不配,基督信徒本身並非超人一等,但基督信仰確是超凡的。「凡要誇耀的,應因主而誇耀。」(格前一31)

  讓我們天主教友們昂起頭、挺起胸,以基督信仰的接受者為榮;也謙虛地、喜樂地宣揚死而復活的耶穌。只有這樣,教會在臺灣,甚至在亞洲的福傳事業才能發展。

轉載自2003年4月號《 見證月刊》

目 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