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內觀修行 與基督的愛德修行 |
近日於台中新社鄉的修行禪堂參加台灣內觀中心的「內觀十日課程」。該中心內毫無宗教色彩,連一尊佛像也沒有。為期十日的課程內容是學習靜坐,每天達十小時之多,修行期間,所有學員必須吃素,並嚴格遵守靜默,避免和別人或外界有任何接觸。修行課程是由印度的葛印卡老師安排,過程非常仔細與精密,全程並有助理老師(這一次是位和尚)從旁指導。參與學員來自不同背景,有佛教、民間宗教、基督教、與天主教等,還有一些已參加過一次以上的舊生,共有七、八十位男女學員。 頭三天半的修行內容,是透過注意呼吸學習集中精神,後幾天就是覺知整個身體的各種粗糙或細微的感受。如此一來,我們會發現這些感受一直在變化,而在靜坐中,也可察覺體內有一股細微震動的電流,沒有任何固定的本質:一切都是無常,每一個感受都是在生起毀滅的過程中,沒有任何可以執著的對象。也就是說,在面對我們所覺知這些身體的感受時,無論愉悅或疼痛,都要保持完全的平等心。不要貪愛愉悅,也不要厭惡疼痛,以學習克服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有意無意便衍生的「貪愛與嗔恨」的習性反應。 身體是我們與外界的媒介,面對所發生的任何事情,我的心尚未開始思想到底發生什麼事之前,身體就已立即產生反應。比方:一看到好吃的東西,就會分泌口水;面對重大危險時,身體會發抖。若人對身體的立即反應能保持平等心,心的反應就較易控制,人生態度也會因而逐漸有所改變,而達到沒有任何貪愛或嗔恨、「無論發生什麼事,常能保持平等心」的境界。那時就會有「愛情的泉源」出現,使我對所有生命與萬物都懷有充分的慈悲與愛心。如此一來就能解脫那以自我為中心、潛意識習性反應的枷鎖,而自由地活出無私的愛情。因為我們體會到「一切是無常的、不值得去執著」以及克服了「我們的習性反應」而培養出平等心。當然,要達此境界,需要長期的練習:學員回家後,每天早晚需靜坐一個鐘頭、每星期盡可能跟朋友一起靜坐、每一年要做一次十日課程。這樣才會慢慢的改變性格,成為充滿愛心的好人。 該怎麼看上述的修行 在佛陀的原始核心教導中,非常反對當時的印度教,因為它使人成為神和宗教制度的奴隸:人必須經過「應付式」的宗教儀式才能得到神的祝福,人的生命幾乎完全操控在神的手中。佛陀經過長期的努力,找到一個新的救人方法,特點是:得救完全靠個人的努力和經驗,不需靠任何神、宗教儀式或神哲學的理論。上述的修行方法就是如此:觀察自己身體的感受,發現一切都在變化中、純屬無常。同時經過培養平等心,逐漸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性反應(即佛教術語—業障),便能體會完全的自由和超然的「涅槃的」幸福。這方法很實際,不但可以自己掌握,亦能徹底幫助他人達成做好人的目的。 佛陀刻意不提靈魂或神的存在,以避免人們過於執著或依靠神而忽略了自己的努力。他也不思索「未來的情況(涅槃,天堂)」,以免人們不把注意力放在當下的修行工夫上。總之,佛陀因反對當時的印度宗教而用了這修行的方法,卻因此否定了大部分的宗教因素。不過,另一方面,也讓我們看到他很重視德行與成聖的過程。 耶穌的修行方法 耶穌跟佛陀一樣,面對一個壓迫性的宗教制度:法利塞人忘記了生活的、仁慈的天主,而用祂死的法律去捆綁老百姓。於是耶穌提供一個新的看法和作法:即愛天主的唯一方法是經過愛別人,而只從事一些宗教行為,如祈禱、奉獻、祭祀、禁食等而不愛別人是不夠的。耶穌並未再加上新的誡命而只強調信仰的態度(真福八端)。沒有愛人的行動就不算是事奉天主。所以,福音中從未描寫耶穌在聖殿祈禱或奉獻,而只說他在百姓中所做的「愛的工作」。這正是最後審判的唯一標準。 耶穌同時告訴我們將來事奉天主的地方不是在耶路撒冷或別的地方,而是以真理和心神來侍奉祂,也就是說我們不要執著某一個地方、神像、儀式或神的誡命等具體的對象,唯一該有的,是愛人的心與行動。祂要我們將鐵石的心換成一顆血肉的心:就是要對別人具同情心。耶穌留下來唯一的儀式是最後晚餐:祂要求門徒聚餐時要照師傅所做的,分享自己所有的一切並以彼此服務來共融。總之,一個人內心的態度、主體性,以及對別人無私的愛是最重要的。 但人心原有許多強烈的「需求」:如保護自己的生命、希望有面子、有控制慾等。我們想要愛人如己,就要先修行,克服這些「需求」,免得使它們成為我們「愛人」的障礙。 耶穌在開始公開生活時,先在沙漠禁食了四十日夜,即是為體會自身的限度而面對自己最深的、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性反應」:在祂快餓死時,面對的是自己的生命慾望(要麵餅),以及面對怕受辱的虛榮心(要天使來接他)和拯救人類的無能(要控制全人類的能力)。也因此,在十字架上的耶穌就能夠完全犧牲自己的一切:不論是生命、名譽和能力。祂不曾將自己任何的部分把持不捨,而讓天主決定祂的命運。祂完全放棄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性反應,而把一切放在天主手中。這跟佛陀禪修的目的很類似:到沙漠去等於長期的禪坐;意識到自己的有限,以培養放棄執著之心;對一切所發生的事保持平等心。耶穌在人群中更敏銳地注意到人的需求和困難以培養自己的愛心,一直到祂能夠為了他們犧牲自己的生命,甚至對出賣祂的猶達斯和釘祂在十字架上的士兵,耶穌都能保持平等心和寬恕的態度。耶穌依靠對天主的信心而佛陀依靠一輩子(甚至輪迴的好幾輩子)的修行,兩者都達到了上述的目的。 耶穌教門徒的修行方法是一方面要完全依靠天主,另一方面要愛人如己。依靠天主,就要學習把生活中所發生的一切事情放在天主的手中而不疑惑(見真福八端和瑪竇福音第五到第七章)。耶穌教導人們:「若有人掌擊你的右頰,你把另一面也轉給他」;「你願意做最大的,就要當最後的來服務他人」;「你要愛你的仇人,應當像天父那樣成全」:「祂使太陽上升,光照惡人,也光照善人」。而這些可說是天主成全的平等心。 愛人不只是表面的行善,必須要從內心培養愛情的感覺:不但不可殺人,連內心想一些對別人不利的事也不可以。寬恕要到七十個七次。對別人最大的愛情,就是把福音傳給他們:耶穌叫祂的門徒學習傳福音,最後耶穌勸他們要為朋友犧牲生命,就如同祂自己所做的一樣。門徒經過這些實習和依靠耶穌,慢慢地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性反應,而培養出愛的德行,甚至能犧牲性命。 上述培養愛心的途徑,是認識天主和接近天主的唯一方法,因為天主是愛,只有在愛人的行動中我們才能認識祂、認同祂。在宗教禮儀中朝拜天主,或在聖經中、神學的研究中追尋天主都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在愛的行動中體會天主的愛。但同時我們也不能有任何關於天主的執著,否則就是拜偶像。因為天主超過人的理解,只有在愛的行動中我們才能接近祂。 所以,基督的修行不像佛教在自身上修行。基督信徒的目標也不只是為達個人涅槃的幸福。我們是把注意力放在與天主、他人的「關係」上。我們的目的是天人在愛中的合一,而修行的動力則是天主在耶穌身上所顯示的愛。 被感動後,我們該如何活出熱誠?如何對他人傳揚天主的愛呢?這方面我們比較缺乏系統性的修行方法。教會一向強調學習道理和參加禮儀,一直告訴教友要愛人,卻沒有提供如何具體愛人,和培養愛德的方法。佛教在這方面給了我們一個非常認真且有系統的修行榜樣:就是藉著培養平等心以及克服任何的執著來準備自己,讓我們能夠自由的去發揮愛心。因此特分享參加此次內觀修行的經驗與感想,期待與主內姐妹兄弟共勉。
(作者為聖言會士) 節錄自2003年2月號《 見證月刊》 |